快訊

23/3/2025

幣安高層點讚引爆BUBB代幣熱度,代幣單日崩50%!82%供應遭單一實體控盤

匿名交易者斥資304美元購入BNB鏈迷因幣BUBB,24小時內獲利48.2萬美元(1,586倍回報),隨後BUBB迷因幣市值腰斬逾50%。監測指WOLF、Libra等總統背書迷因幣曾現類似模式:巨鯨控盤超80%、內幕套現致數億美元市值蒸發!

BNB鏈迷因幣BUBB暴起暴落 交易者48萬美元完美逃頂

3月21日,BNB鏈上新發行的迷因幣BUBB上演戲劇化走勢。鏈上數據平台Lookonchain揭露,一匿名錢包斥資304美元購入4,394萬枚BUBB,24小時內分批拋售套現12.2萬美元,剩餘持倉價值36萬美元,總報酬率高達1,586倍。這名交易者套現後,BUBB市值隨即從4,370萬美元高點腰斬至2,260萬美元,引發社群質疑內幕操作。

幣安高層互動成暴漲導火線

BUBB熱度源自幣安共同創辦人何一3月20日於社群平臺評論BUBB貼文。Dexscreener數據顯示,此舉吸引大量散戶跟進,但鏈上分析揭露82%代幣供應由少數地址集中持有,模式與此前崩盤的WOLF代幣如出一轍(Bubblemaps報告指出WOLF代幣82%由單一實體控盤)。

總統背書迷因幣連環爆雷成監管焦點

此事件重演阿根廷總統米萊背書的Libra代幣慘劇。根據DWF Labs報告,Libra崩盤導致74,698名投資者損失2.86億美元,8個內部錢包提前撤出1.07億美元流動性,更引發米萊遭國會彈劾。分析指出,政治人物站台的迷因幣缺乏流動性鎖定機制,巨鯨可透過「預先控盤→名人造勢→倒貨收割」模式操縱市場。

Libra的交易者總損失 來源:DWF

業界疾呼設立防護機制

DWF Labs管理合夥人Andrei Grachev提出三項解方:

  • 流動性鎖定:透過智能合約凍結至少50%流動性至特定期限
  • 散戶優先認購:設定大額地址禁入期,防止機器人與巨鯨壟斷
  • 持倉透明化:強制項目方定期公布錢包分布,揭穿控盤騙局

此類措施目的在於避免BUBB、WOLF等「拉高出貨」模式再度重創散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