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自2011年起沉睡的比特幣錢包地址昨日轉移約8萬枚BTC(價值約80億美元),該地址屬於早期獨立礦工。交易所Coinbase主管Conor Grogan分析鏈上行為後指出,此異常轉移存在錢包被盜的可能性。
沉睡14年比特幣錢包轉移8萬枚
比特幣鏈上於7月4日出現顯著異動,一個休眠超過14年的錢包地址在數小時內轉移約8萬枚比特幣,按當時價格計算價值約80億美元。此操作創下「第一手比特幣」大規模轉移紀錄,並揭示一名早期獨立礦工的存在。
錢包歸屬與背景
最初社群猜測可能與中本聰相關,但鏈上數據排除了此可能性。分析顯示,錢包主人曾於2011年通過區塊獎勵累積近20萬枚比特幣,當時成本約20.2萬美元(當時比特幣價格介於0.78至3.37美元)。若持有至今未動,其市值將達約220億美元。
轉移行為異常,被盜疑慮浮現
此次轉移約8萬枚比特幣引發關注。Coinbase主管Conor Grogan分析鏈上活動後提出錢包可能被盜的疑慮:
- 轉移前約14小時,觀察到與該巨鯨地址相關聯的比特幣現金(BCH)地址出現一筆測試交易,隨後是一筆全額交易。
- 一小時後,該比特幣錢包開始轉移資產。
- Grogan推測,攻擊者可能利用監控較少的BCH鏈測試私鑰有效性,且未清掃其他BCH錢包的行為異常。他強調此為推測,但動態極其異常,且轉移操作似為手動執行,不符合典型交易所錢包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