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訊

9/3/2025

微策略創辦人白宮提案:2035年前收購5-25%比特幣總量,2045年財政部年收破10兆鎂

微策略創辦人Michael Saylor於白宮峰會建議,美國應在2035年前程式化收購全球5-25%比特幣供應量,預估2045年可為財政部創造年收10兆美元。Saylor同步提出數位資產四分類框架(代幣/證券/貨幣/商品),聲稱清晰監管可釋放100兆鎂經濟價值,比特幣被歸類為「數位商品」。

比特幣戰略儲備規模化路線圖

微策略創辦人Michael Saylor於3月8日白宮數位資產峰會提出激進提案,建議美國政府自2025年起啟動「程式化收購機制」,目標在2035年前持有全球5%-25%比特幣流通量(約99%比特幣已於2035年前挖出)。根據Saylor模型推算,此戰略儲備至2045年可創造16-81兆美元財富,並產生年收逾10兆美元,直接抵銷國家債務壓力。

預算中性政策與現實執行落差

儘管Saylor聲稱存在「零成本增持策略」,現行川普簽署的行政命令僅允許政府利用沒收的20萬枚BTC(約171億美元)作為儲備基礎,禁止動用納稅人資金購幣。Saylor雖在X平台暗示掌握預算中性方案細節,卻未於峰會揭露具體操作模型,政策可行性遭市場質疑。

數位資產四分類架構定調監管方向

Saylor同步提出革命性數位資產分類框架:

  • 數位代幣:企業發行用於資本創新(潛在10兆鎂企業資本增量)
  • 數位證券:傳統金融資產數位化(擴張20兆鎂證券市場規模)
  • 數位貨幣:法幣穩定幣鞏固美元霸權(增加10兆鎂國債需求)
  • 數位商品:比特幣歸類於此(創造20兆鎂長期資本資產)

框架明確將比特幣定位為「無發行方、數位力量支持」的保值商品,建議美國透過監管劃分釋放100兆美元經濟價值,強化全球金融主導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