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普於7/7簽署行政命令,將原定7/9生效的「對等關稅」暫緩期延長至8/1,並同步通知日本、韓國、馬來西亞、哈薩克、緬甸、老撾六國新關稅稅率 。六國稅率分兩級:日韓馬哈25%,緬老40%;若各國報復將追加同等稅率,惟談判積極者可獲調整空間。
川普關稅延至8/1生效,亞洲六國新稅率正式公布
美國總統川普於7月7日簽署行政命令,將原定7月9日到期的「對等關稅」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/為貿易談判爭取時間,但同步透過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向日本、韓國、馬來西亞、哈薩克、緬甸及老撾六國發送關稅通知信,明確列出8月1日起適用的新稅率。
六國關稅稅率與產業衝擊
新稅率分為兩大層級,直接衝擊關鍵產業鏈:
- 日本(25%):汽車製造業首當其衝,電子產品與機械設備出口同步受壓。日本為美國第六大貿易夥伴,去年對美出口達1,480億美元
- 韓國(25%):汽車、電子產品及鋼鐵業影響最深。韓國位列美國第七大貿易夥伴,年出口額約1,320億美元
- 馬來西亞(25%):醫療器械、棕櫚油及電子產品(部分半導體豁免)面臨成本攀升。馬國是美國第二大半導體進口來源,年貿易額180億美元
- 哈薩克(25%):能源與原物料出口如石油、天然氣、鈾礦受創,衝擊中亞供應鏈
- 緬甸(40%)、老撾(40%):紡織成衣、鞋類、木製家具等勞力密集型產業承受重稅,邊際利潤進一步壓縮
談判窗口與報復警告
川普於通知信中強調,新稅率是對各國「非互惠貿易」的回應,若相關國家對美商品加徵關稅,美國將「追加同等幅度稅率」。不過財政部長貝森特(Scott Bessent)釋出彈性空間,表示若談判取得進展,稅率可能再調整。目前美國僅與英國、越南達成完整協議,與歐盟、日本等主要經濟體談判仍陷僵局。
全球反應與市場動盪
- 日本首相石破茂:表明「不會輕易妥協」,堅持捍衛國家利益
- 韓國總統李在明:坦言談判「異常困難」,雙方目標不明確
- 歐盟委員會:警告若談判破裂,將採取反制措施保護經濟
美股受關稅消息衝擊,標普500指數下跌0.8%,納斯達克跌幅達0.9%。加密貨幣方面,比特幣跌至107,871美元。
三週談判定成敗
延長的寬限期為六國提供最後三週談判窗口。貝森特透露「未來48小時可能達成新協議」,但未透露具體對象。若8月1日前未獲突破,高關稅將正式啟動,全球貿易戰火勢必進一步升溫。分析師指出,新稅率恐加劇美國通膨壓力,半導體、汽車供應鏈短期波動風險攀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