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
9/10/2025
BitMEX 共同創辦人 Arthur Hayes 在最新文章中指出,比特幣價格的運行節奏不再以「四年減半」為主軸,而是與全球貨幣政策的變化緊密相連。
在他看來,真正的市場節拍器是華盛頓與北京兩地的印鈔機,流動性擴張成為比特幣波動的核心推手。
Hayes 回顧歷史指出,2013 年牛市對應美聯儲量化寬鬆與中國信貸擴張;2017 年漲勢伴隨ICO 熱潮與人民幣放貸增加;2020 年疫情期間美元流動性氾濫,再度推高加密資產。
他認為,這些時期的重合讓市場誤以為「四年一次」是規律,但實則是流動性週期與減半巧合重疊。
2025 年,美國通膨雖未完全回落,但聯準會明顯轉向寬鬆。CME FedWatch 數據顯示,市場普遍押注降息持續,美國財政部亦透過逆回購機制向市場釋放近 2.5 兆美元流動性。
同時,中國在通縮壓力下採取相對寬鬆取向。人行的流動性注入抵銷了部分美國緊縮效果,也帶動中國股市與黃金回溫。
Hayes 觀察到,隨機構投資人持續增持,比特幣與標普 500 與納斯達克 100 的走勢相關性上升。這意味比特幣正逐漸從「獨立的投機性資產」轉變為「流動性敏感資產」,對全球宏觀政策反應更快,也更直接。
Hayes 建議投資者轉變思維,把注意力放在政策與流動性環境,而非僅關注減半時間表。美中兩國若持續寬鬆,資產價格仍有上行空間;反之,一旦流動性收縮,市場修正將更劇烈。
在法定貨幣供給膨脹與比特幣總量固定的對比下,Hayes 認為比特幣的「數位黃金」屬性更為鮮明。他預估,若當前貨幣政策趨勢不變,比特幣可能於 2025 年底至 2026 年間觸及 20 萬至 25 萬美元區間。
但他同時指出,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與政策變化仍可能干擾市場節奏,投資人應以全球流動性為主要觀察指標,以應對波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