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
1/10/2025
Pavel Durov 在公開訪談中分享,自己很早便注意到比特幣的潛力。2013 年,他以每枚不到一千美元的價格買入大量代幣,在市場普遍懷疑的時刻果斷出手。即使之後經歷漫長低迷,他依然選擇長期持有。
Durov 坦言,Telegram 從創立以來就未追求廣告模式,也極少接受外部股本,因此財報長期處於燒錢狀態。不同於一般矽谷公司必須向投資人交代,他個人的比特幣資產替團隊撐起現金流,確保產品決策不必因短線盈虧受到限制。這也是他將「比特幣」視為生活支柱的原因所在。
長時間與比特幣為伍,使 Durov 對傳統金融秩序提出質疑。他認為各國央行持續印鈔,導致貨幣購買力衰退,是一種「制度性剝奪」。相較之下,比特幣的供給受演算法限制,增發路徑透明可預期。他甚至大膽推測,隨著稀缺性日益突顯,比特幣價格在未來可能上看百萬美元。
雖然他本人是比特幣的長期擁護者,但在公司經營層面,Durov 刻意保持距離。他表示,Telegram 的重心是社群與生態建設,TON 區塊鏈只是其中一個探索方向,不會因個人持幣立場而綁架整體發展。這樣的切割策略,也讓外界看到他在理念與實踐上的平衡。